-
國家智能工業機器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籌建
記者從市場監管總局獲悉,該局日前批準依托常州檢驗檢測標準認證研究院,籌建國家智能工業機器人產業計量測試中心,開展相關領域計量測試技術研究,解決智能工業機器人產業中“測不了、測不全、測不準”的計量測試難題。
2023-07-18 -
世界經濟論壇發布2023年十大新興技術
近日,世界經濟論壇第十四屆新領軍者年會在天津舉行,會上發布了《2023年十大新興技術報告》,揭示在未來三到五年內將對世界產生最大影響的新興技術。
2023-06-29 -
中國科學家創造城際量子密鑰率新紀錄
近日,北京量子信息科學研究院袁之良團隊與南京大學物理學院副教授尹華磊合作,首次在實驗上實現了打破安全碼率-距離界限的異步測量設備無關量子密鑰分發(也稱“模式匹配量子密鑰分發”),成功實現508公里光纖量子通信,以及破紀錄的城際密鑰率和雙光子干涉距離。相關研究成果日前發表在國際著名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
2023-06-27 -
人工智能如何應對氣候變化
夏至已至。去年夏天的熱浪還讓很多人記憶猶新,那是我國自1961年以來的最熱夏季。如今,各地頻繁出現的高溫暴雨等極端天氣讓人們擔心:今年夏天會比去年更熱嗎?
2023-06-25 -
“智慧物流”時代,你的快遞怎樣送?
打開數字化物流平臺,上千輛貨車的實時行車軌跡一目了然;全自動分揀線上,一件件快遞飛速閃過,系統自動抓取面單信息;包裹“乘坐”無人配送小車,根據系統提示的門牌號,自動來到你家門前……智慧物流時代,科技為生活開啟了無限可能。
2023-06-22 -
數字經濟領域并不自動產生“涓流效應”
從性質上說,數字經濟是載體而非目的,經濟的數字化轉型是過程而非終點。數字經濟的發展,作為提高和分享生產率的手段,承擔著實現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的目標。只有確立這樣的功能定位,全面體現新發展理念,數字經濟才能獲得持續和健康的發展。相應地,在構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協調配套的基礎性制度安排中,數字經濟既應該也能夠做出應有的貢獻。數字經濟發展并不自動產生成果共享的“涓流效應”,只有在充分融合、連接的前提下,才能帶動各類產業的生產率進步。
2023-06-20 -
加快發展新一代人工智能
理解提問,快速給出回答;訓練聲音,翻唱經典歌曲;根據描述,繪出趣味畫作……近期,基于大模型研發的生成式人工智能,展示了在語言理解和內容生成等方面的出色能力,引發社會關注。
2023-06-17 -
暢通“東數西算”主動脈
在不久前舉辦的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上,“東數西算”受到關注。運行一年多來,“東數西算”工程充分激發了數據要素,算力需求大大提升。
2023-06-16 -
改造提升傳統產業大有可為
一段時間以來,一些地區通過緊抓全球產業布局調整新機遇、開辟新領域、制勝新賽道,鍛造新的產業競爭優勢。例如,河南省通過實施制造業智能化、綠色化和企業技術三大改造,推動產業邁向價值鏈中高端。價值鏈中高端是什么?其對產業未來發展的走向有何意義?這值得探討。
2023-06-16